柔性轻便的钙钛矿太阳电池是物联网和移动电子设备的理想电源之一,有望成为光伏领域的颠覆性技术。然而,当入射光强降低时,电池内部存在的缺陷会引发更高的能量损失。因此,如何有效抑制电池柔性制备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就成为商业化的一个关键问题。
近日,公司赵奎教授团队提出一种新型的分子桥策略,通过锚定电荷传输薄膜和钙钛矿薄膜实现界面缺陷的修复,并自发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对钙钛矿结晶过程进行原位调控,成功减少了电池柔性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缺陷。因此,在入射光强比较弱的环境下(1000 lux),柔性电池也取得了41.33%的光电转化效率,该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工作不但为调控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缺陷提供了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而且也首次通过原位技术阐明了界面改性对钙钛矿结晶行为的影响机制。相关研究工作以“Flexible Indoor Perovskite Solar Cells by In Situ Bottom-Up Crystallization Modulation and Interfacial Passivation”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
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974085)、111项目(B21005)和中央高校研究基金(GK202201005)的支持。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是公司硕士研究生刘筹和博士研究生杨廷欢。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311562
撰稿:刘筹 赵奎 审核:刘治科